找到相关内容382篇,用时19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安慧释》梵汉对照

    自相超越一切和言诠境界。由为于胜义及诠表智慧,依德相而转,不触其自相。否则,德将虚无。因为除和言诠以外,不会有其他实体自相方便施设。所以,因为没有于言诠自相之境和言诠,所以不应当认为有真事。如是,因于声中没有系属,所以及言诠也没有。如是,因为没有能诠和所诠,所以真事也没有。所有一切,都是似事,而非真事。所谓“似事”,是由那里不存在东西而转起。“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0141361.html
  • 从“空义”谈中观与唯识

    转过来,就成了清净“大圆镜智”也就是“圆成实性”。大圆镜智一转,第六识转为妙观察,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,前五识就转为成所作,这就叫做“转识成智”□□转分别识而成为清净。   中观人讲有,除了...宏印法师著:  目录  序  空义与中观、唯识关系和开展  大小乘解脱观异同  了义与不了义抉择  中观谈空与二谛  唯识谈空与二谛 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 观空  总结  --------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941921.html
  • 周易奥秘--心理学

    于现代。可译为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天下百姓日常都在使用,而不理解,所以君子所说真正道,很少有人知道。   这就是“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”这一成语来源。仁者,注意到仁。智者,注意到。也就是说,仁者、智者分别选择了符合自己需要有关信息。   如对一株植物,象牡丹或芍药,生物学家注意到它在植物分类学上地位:种属纲科目;草药学家注意到它性味及功能主治,性热性寒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2742019.html
  • 法 藏

    起誓,信手抽取一经,做为日后专业方向。他抽取是《华严经》。当时正法师恰好在寺讲说此经,智俨即投身门下,听受研学。不过,“炎凉亟改,未革所疑”。所得进益是不大。“遂遍览藏经,讨寻众释,传光统律师文疏,稍开殊轸。谓别教一乘,无尽缘起,欣然赏会,粗知毛目”。从遍览各种注释中,读了光统文疏,才有所领悟。这就可见智俨关于“别教一乘,无尽缘起”这一创建华严宗核心思想,并不是来自传授,更非杜顺...

    谈壮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4142372.html
  • 对湘赣丛林成功经验思考

    归德乡境内。九、东岩寺,坐落于金溪县境内。十、白水寺,坐落于金溪县境内。十一、峰顶庵,坐落于万载县西郊。十二、凌霄洞,坐落于星子县境内。十三、凌霄院,又名明真院,是马祖门下常、法藏等人在凌霄洞外所...曹溪禅法经过其门人向多头弘化之后,慧种撒播大江南北,但“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”毕竟还是在湘赣丛林中筚路蓝缕、开创丛林南岳与青原两系禅。经过怀让与行思弘传出去这两系禅,至他们第二代石头希迁与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2942502.html
  • 论唯识家之转识成智与密乘之即身成佛

    rdquo;。这四个字我认为有特别提出来加以阐扬推广必要。因为这四个字意义既具体亦现实。“识”是人人可以把握,“”是人人可以了解,“...rdquo;与“非情”界限;“识”之具缺造成了“六道四生”分别;“识”“”之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542677.html
  • 印顺导师:东方净土发微

    琉璃世界,称佛为琉璃光佛;这都是约我们现见苍空来比说。佛是称法性而现觉者,如如如如,平等不二(人法不二)。约所证法说(常寂光土),称为净琉璃土。约能证者说(法身),称琉璃光佛。而其实,如平等...觉(明)为本,也就是显发无边光,而有难可思议妙用。如以虚空界来比说,虚空界本来明净,为一切光明本体;从此显现出日月等无边光明。   依现代知识来说,星有恒星、行星、卫星,如八大行星与月亮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3842852.html
  • 创巴仁波切:突破修道上唯物(四)

    慈悲不再是有意了;但仍有一些自觉,仍有一些看到自己般若与慈悲之感,仍有一些核对及评估自己行为之心。  我们在讲菩萨行时候谈过,般若是一种非常清明、精确、有境界。它有敏锐特质,能看透和揭露...和有,锋利和敏锐,能令我们具有全面人生观,以致我们不仅看到特定行为与事件,同时也看到它们所处整个环境,从而产生与他人沟通适当情况。在与他人交际时,我们不仅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,同时也要敞开...

    创巴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0943039.html
  • 从『空义』谈中观与唯识

    他起性杂染心转过来,就成了清净『大圆镜智』也就是『圆成实性』。大圆镜智一转,第六识转为妙观察,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,前五识就转为成所作,这就叫做『转识成智』□□转分别识而成为清净。  中...序  中国人接受印度中观般若而开展出天台,中国人接受印度唯识而开展出华严。华严与天台被称为广大悉备系统,地位是相当高,可见要了解中国佛学博大系统,也不能忽略对中观、唯识研究。换句话说,如果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4243083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(中一)

    ,所以,诸具智慧上士非但自己不入其道,更要阻止眷属徒众和后嗣等进入彼道,这显然是正法要。彼等外道徒详广主张,当从清辩论师②《般若灯论》及其注释、陈那③师徒工典籍和遍不动金刚④《入行论疏》等...常事物。既然虚空能发生风——能依作用,所以承认其为恒常事物。又讲了二谛,即一经破灭或一经正常分伯排除,就堪能舍弃取相之心诸法,就是世俗谛,因为《俱舍论》中讲了  “凡经破灭智遣除,彼心便不趋入...

    措如·次朗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4143148.html